小猫咪易感染的两类寄生虫病
  作者:   时间:2018-05-01   
		浏览5122 次
			
  
	  体内寄生虫
	  与成猫相比,幼猫更易感染各类体内寄生虫,如蠕虫,原生动物等。兽医师会告诉主人正确的驱虫方法及相关的治疗。
	  1.蠕虫
	  幼猫身上最常见的蠕虫有两类:
	  扁虫或绦虫——附在肠壁上,引起腹胀、腹泻,有时会影响到被毛的光泽度。白色环状物,有点像米粒。若幼猫的粪便或是被毛(肛门周围)出现此类东西,说明幼猫感染上了扁虫,幼猫会经常试图抓挠后腿臀部。
	  蛔虫(猫弓蛔虫)——存在于幼猫的小肠中,引起腹胀,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。有时会引起肠阻塞。蛔虫会引起肚子鼓胀,消化问题及毛色暗沉。
	  2.单细胞寄生虫
	  幼猫会经常感染上两类单细胞寄生虫,引起消化紊乱,导致严重腹泻(甚至引起脱水),体重下降。
	  贾第氏鞭毛虫——此类单细胞寄生虫存在于小肠粘膜中。
	  环形虫——感染的重要原因是幼猫误食了地上或猎物身上的环形虫虫卵,有些环形虫会传染给人类,如弓形虫。
	  3.体内寄生虫
	  幼猫最易感染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、扁虱、耳螨和钱癣。

	  4.跳蚤
	  跳蚤会引起幼猫不停地抓挠,舔自己,以至于吞落大量毛发。某些皮炎是由跳蚤引起的过敏反应。除跳蚤必须同时对周围环境采取相同处理。
	  针对幼猫的治疗:可以采用长效的局部杀虫剂或口服。
	  周围环境处理:对周围环境喷洒杀虫剂,包括幼猫的活动区域和猫窝。
	  5.扁虱
	  扁虱通过外部感染。多见于幼猫的颈部与耳部。虽然它们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危害,但是会引起局部瘙痒。
	  针对幼猫的治疗:您的兽医师会建议您使用全身性杀螨剂,轻松除去扁虱。
	  6.耳螨
	  耳螨存在于耳道中,会引起耳部感染并且有疼痛感。症状为黑褐色耳垢,有异味,剧烈瘙痒。
	  针对幼猫的治疗:分为两步:首先使用潮湿的药棉将幼猫的耳部擦拭干净,随后在耳道内涂上兽医师建议的杀螨剂。

	  7.钱癣
	  显微镜可见的菌类,侵袭发根,不会引起炎症。局部皮肤变黑,引起毛发脱落,主要集中在头部,钱癣比较顽固,难以医治,并且极易感染,在宠物中较为常见。
	  针对幼猫的治疗:兽医师会开口服杀菌剂或是药浴香波(持续6周以上)。
	  周围环境处理:喷洒杀真菌剂,具体请咨询兽医师
	  注意:千万不要用力拉出扁虱,你可能会将扁虱的头部留在猫咪的皮肤里,这会使幼猫非常疼痛。
上一篇:狗狗呕吐类型及相关疾病
  下一篇:国家乙类传染病——钩体病   
 
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